“天人合一”说气候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人类浩瀚历史长河里留下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传统文化延续至今,从未中断,呈现出世界独有的、显著的历史特点。

一叶知秋。人类的发展与气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气候与文化有着怎样的交集?气候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二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今天,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要如何传承千年文明古国的思想精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达到人与气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

本版试图给出解读,请您从那些沧海桑田的变幻中,细细品咂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感悟人与自然融合的发展之道。

数千年前,通过对太阳、月亮和地球运转周期的观察与总结,顺应四季寒暑及大自然规律,古代中国人创造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历。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这部古老历法之精髓仍被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奉为圭臬,他们据此掌握节气变化、进行农业生产,用实践生动诠释了气候条件之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这种实践,正是建立在他们对气候资源性和灾害性并存的“双重性格”的认知基础上。众所周知,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东部地区又处于典型季风气候区,这不仅造就了缤纷多彩的四季以及明显的季节性降雨,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也带来了周期性、多发性,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农业气候灾害——首推旱灾,其次洪涝,以及与之相关的蝗灾等病虫害,这些无疑都对实行粗放经营和广种薄收方式的传统农业形成了巨大冲击。从《诗经》“季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的诗句中,即可窥见气候之于农业收成丰歉的重要性。

可以说,季风气候为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形成了以种植农业文化为主而非游牧文化或工业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恰恰给“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如果说,在频发的天气气候灾害面前,靠天吃饭的古代中国人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好的年景,那么,中国人在与气候的长期相处过程中,萌生出主动融入自然的“天时、地利、人勤”的观念便顺理成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这种观念逐渐升华凝练为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它首先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敬畏之情。儒家代表孔子认为,自然界通过四时运行创造万物,“天”即是自然界;

它亦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谦和之心。道家创始人老子深知,天、地、人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即为“道”;

它还是“浑然与万物同体”的超然之态。理学家程颐将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上升至道德的层次,在他看来,自然万物已经与人类形成了生命的共同体,彼此依存。

显然,“天人合一”中的“天”应指广义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天人合一”思想世代传承,并逐渐渗透至文学、中医、饮食、建筑等各大领域,比如《黄帝内经》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明确指出养生必须要顺应“阴阳消长”的规律,等等。因此,当我们为祖先的伟大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的灿烂文化而深感骄傲时,还应该为其苦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梦想的执著精神所折服。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尽管每一个人的方式不同,心情各异,但达到的境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田园诗人鼻祖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中,感受美景与心境交汇而成的物我两忘的 “无我之境”;诗仙李白在“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无言默契里,将其与敬亭山相互“欣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直呼“妙哉”;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则表现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大气,当你进入这幅人与自然相通、相知的和谐画面时,夫复何求?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除了要做到“天人相应”、“天人相通”,还意味着人们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通过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体验与思索,遵照自然规律修身养德。中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发挥其道德主体能动性,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得益于此,五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理念才能深深刻进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里,凝聚成为伟大的民族精神。

不容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气候同样扮演着重要的推动和“放大”角色。季风气候的灾害性和资源性交替影响,给农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又为其送去自我恢复能力,迅速弥补创伤。历代中国人因此承受着肉体与意志上的巨大考验,磨砺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意志。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不屈,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坚韧不拔,我们感受到的是早已超越气候与物候的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有力驱动下,中国传统文化持续迸发出再生力,散发出既古老又年轻的迷人魅力。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全人类重归“天人合一”观念,做出共同努力,而这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梦”过程。在工业文明的催生下,与“天人合一”思想相悖而行的“天人相分”观念,让人们渐生征服、主宰甚至是掠夺自然的意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欧洲工业革命胜利以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影响了全球气候,更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当下,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人类最广泛、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危机之一。人们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一现代问题,回到传统文化的原点加以深刻理解,去找到关键之所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适时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万物和谐有序生长的宇宙里,人类必须找到合适的位置,人类是自然的呵护者,而非主宰者。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一责任,方能探索处理好人与气候的关系,方能呵护好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源于气候,又“反哺”于气候,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大特色。基于“天人合一”,立足于在科学考据的基础上,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较早地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和治理环境,并积极倡导建设生态文明,这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所幸,西方学者也日益关注中国生态文化。德国汉学家卜松山就曾指出: “强调儒家的 ‘天人合一’ ,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于人类应付后现代社会的挑战,也许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价值和现代意义。”我们相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 “天人合一”思想定能被全世界更加广泛地传承和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期望,它 “超越民族界限的价值和现代意义”能早日实现。

上一条:气候变化技术指的是什么 下一条:气候与生活

关闭